top of page

自我價值

作者:鄭鈞瑋老師



【課程設計】

所謂的「自我價值」,到底是什麼東西呢?是這堂課要討論的核心。

常常有人勉勵我們,「沒有人是不重要的,每個存在都有它的意義,每個人也都他有獨一無二的價值」。聽起來好像蠻有道理的。既然如此,於是尋找自我價值、建立自我價值,便成了一件頗重要的事。這似乎暗示我們,找到了自我價值,就相當於找到了我們生命的意義。然而,真的是這樣嗎?首先,我們真的這麼與眾不同嗎?怎麼看都覺得自己是個平凡無奇的普通人不對嗎?不能建立自我價值嗎?其次,所謂自我價值就在於突顯自己的不同嗎?找到自己和其他人不同的特殊之處就找到自我的價值了嗎?我發現我身高250CM,遠遠超出眾人,這樣就表示我找到我的自我價值了嗎?更重要的是,這個所謂獨一無二的價值,是自己認定就好了嗎?只要自己覺得自己很棒、很特別、很有價值就是建立自我價值了嗎?


為了進一步釐清這些問題,這堂課在設計上分成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自我探索。這個部分設計成「異世界遊戲」,來進行思想實驗。首先,透過選擇的過程,讓學員帶著六個自己珍視的價值前往異世界,讓學員體會人生抉擇的重要,是選擇活動讓自我價值開顯出來。接著,再透過各種情境設計,讓學員討論哪些價值會因為這些情境而被剝奪,那些價值可以留到最後。情境題的目的在於最後使學員了解外在價值會隨外在因素而失去,並不是自己能夠掌握的,像是身高250CM會因車禍截肢而失去。這部分的目的在於讓學員了解內在在質和外在價值的區別,以及內在價值是自我價值中較核心、較恆常的部分。這部分的課程藉著遊戲較能引發學員的興趣及討論的熱度。


第二部分則進一步討論自我價值是不是只要當事人自己肯定自己就夠了。這是我們很容易對自我價值這個概念產生的誤解,這部分主要用短片和案例來討論,希望讓學學釐清自我價值有著自我/他人兩個面向。以下對話出自第二部分的段落。


【對話實錄】

學員A:貓的自我價值,可由老鼠評斷嗎?

老師:很有意思的問題喔。我想你的意思應該不是在問動物有沒有自我價值吧?就我的理解,你是用隱喻的方式提問。你的意思是不是說,人有很多種形態,不同類型或不同生活背景的人,真的能夠評價對方的價值嗎?是這個意思吧?

學員A:是的。我疑惑的點在於,每個人的自我價值只有自己最清楚吧?幹嘛管別人怎麼評價我?就好像貓很敏捷,很會抓老鼠,這是貓的價值,但老鼠會覺得貓很棒嗎?貓要在意老鼠的肯定嗎?所以自我價值根本不需要在意別人的肯定與否吧?

老師:就好像「白天不懂夜的黑,你永遠不懂我傷悲」,是吧?呵呵~這個問題超棒,值得我們好好討論。這邊有好幾個層次,我們一起像剝洋蔥一樣慢慢探索吧!首先,我們能不能真的絕對客觀的了解他人真正的價值;或是他人能不能真的絕對客觀的了解我真正的價值,這是哲學上的大哉問啊!這邊恐怕沒辦法很仔細深入的討論。不過,讓我們先承認自己的有限性,我們能力有限,我們沒辦法完全客觀的了解他人,我們只能戴著我的有色眼鏡,從我們的立場、角度、視域、框架去了解別人。這點你同意嗎?

學員A:同意啊。所以我才說老鼠無法評斷貓啊!

老師:好的。那其他學員呢?都同意嗎?

其他學員:都同意。

老師:沒錯,我們的確可能真的很難完全了解別人;別人也可能真的很難完全了解我們。但是你剛剛說「每個人的自我價值只有自己最清楚」是吧?一定是這樣嗎?有沒有可能在某些情況下,別人反而比我們更了解我們的價值呢?好比說,有沒有可能醫生比我們自己更了解我們的健康狀況呢?

學員A:對喔,這個的確有可能。

老師:不只是身體方面。好比心理醫生,有沒有可能比我們更了解一些我們沒有察覺的心理問題呢?

學員A:嗯嗯。

老師:又好比跆拳道的教練,是不是有時侯更能看出選手的問題,並加以指導調整呢?

學員A:嗯嗯。

老師:那麼我們能說跆拳道選手一定比教練更了解自己的優缺點嗎?

學員A:這麼說來還真的不一定耶。

老師:所以,每個人的自我價值只有自己最清楚嗎?似乎不一定吧!有沒有可能自己明明六十分,卻自以為自己是一百分呢?或者有沒有可能自己明明八十分,卻自以為是零分呢?

學員A:是有可能的。

老師:那麼自己明明八十分,別人怎麼看都覺得他不錯,但他卻自以為自己是零分,覺得自己好像是爛泥,好像沒有什麼價值,你們會怎麼稱呼這種情形呢?

學員B:我覺得是自卑耶!

老師:那你會說這樣一種人是有自我價值的人嗎?

學員B:當然不會!他自己都覺得自己沒價值了!

老師:所以即便周遭的人都感受到他的價值、周遭的人都認同他,也不會嗎?

學員B:不會!自我價值這個東西的前提一定是自己要真的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吧?自己都覺得自己沒有價值了,別人怎麼說跟他沒有關係啊,他就是覺得自己沒有啊!

老師:好的,所以你的意思是說,當我們說一個人有「自我價值」的時候,一定是這人認同自己是個有價值的人,是這樣吧?不可能有一個具備「自我價值」的人,卻不肯定自己的價值的吧?這麼一來,我們似乎可以得到一個結論:自我認同或自我肯定是自我價值的必要條件。大家都同意嗎?

學員們:同意。

學員A:這個大家應該都同意吧,但是我剛剛有疑問的地方,是自我價值需要管他人評斷嗎?

老師:是的。不急,我們慢慢來。我們剛剛先釐清自我價值首先需要自我肯定。你們都同意,自卑的人我們不會說他具備自我價值,OK,但我們接著要討論的是,光自我肯定就夠了嗎?我們來看看剛剛提到的自己明明六十分,卻自以為自己是一百分這種情形。你們會怎麼稱呼這種情形呢?

學員B:這個我覺得是自大!

老師:其他人呢?

學員C:自以為,或自我膨脹吧!

老師:好的,那你們覺得自大或自我膨脹這種情形,當事人是不是具備自我價值呢?

學員C:我覺得是耶,他超有自我價值的,雖千萬人吾往矣!

老師:你覺他超有自我價值的,是因為他有充分的自我肯定是吧?

學員C:對阿,或許他真的不行,但他超有自信的啊!而且就像前面學員A說的,自我價值的認定者是當事人本人啊。

老師:嗯嗯,剛剛大家也都同意「自我價值」是必須建立在當事者的自我肯定上,要當事人認同自己是有價值的,我們才會說他是一個有自我價值的人。這點大家都有共識。我們這邊要進一步討論的是,光當事人自我肯定就夠了嗎?我舉個例子,有個人很擅長游泳,但歌唱得直逼胖虎,但她卻一直覺得自己是美聲天后。請問大家,你們覺得她有充分的了解自己的價值嗎?

學員A:在這個例子上她的確沒有,但她可以選擇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啊。就算唱得難聽,只要她喜歡就好了啊。

老師:的確,在不妨礙他人的情況下,每個人都可以選擇她想做的。不過我剛剛問的是,她有充分的了解自己的價值嗎?

學員B:沒有,她缺乏自知之明。然後我想到剛剛討論的,醫生、心理醫生、各種專業教練,的確有時候比當事人更了解當事人。

老師:順著你說的,星探啦,球探啦之類的,是不是有時候比當事人更能看清他們的潛力或某方面的價值呢?

學員B:是啊。

老師:所以學員A一開始提到的「每個人的自我價值只有自己最清楚,不用管別人評斷」,可能就不見得百分之百能成立的呢。因為有時候別人比你更了解你,更何況別,人的評斷有時候搞不好比你更精準掌握你的價值。再者,我們是不是有時候會受蒙蔽誤解自己、有時候會自我逃避、自我欺騙、自我陶醉呢?在這些清況下,你們覺得當事人能充分掌握自己的價值嗎?

學員A:嗯,這麼一說有道理耶。我一開始沒想到人有時候會自欺欺人、自我陶醉。在這些情況下,的確不能說這些人的掌握了自我的價值,他們掌握的應該是虛假的自我價值。

老師:「虛假的自我價值」!很棒!我很喜歡你說的這個概念。那麼我們剛剛提到的自大、自我膨脹的情形,是不是或者受蒙蔽、或者自欺、或者自我陶醉而意識到的其實是「虛假的自我價值」呢?

學員們:是的。

老師:既然如此,那麼當事人其實並沒有具備真正的自我價值吧?學員C,你覺得呢?

學員C:這麼說來是這樣的。我剛剛以為自我膨脹是有自我價值的,現在看來其實他可能有的是「虛假的自我價值」。

老師:我們剛剛提到有可能自己明明六十分,卻自以為自己是一百分;也可能自己明明八十分,卻自以為是零分。我們有可能陷入自卑、自欺、自大等等情形。那麼為什麼會陷入這些情形呢?為什麼明明六十分,卻自以為自己是一百分;或是自己明明八十分,卻自以為是零分呢?

學員B:啊!我想到了!因為沒有看到真正的自己,缺乏清楚的自我認識。

老師:所以缺乏清楚的自我認識,誤解了真實的自己,就可能掌握的是「虛假的自我價值」囉?大家同意嗎?

學員們:同意。

老師:好的,那麼在我們進一步思辨前,我小總結一下囉!我們一般很容易同意「自我價值」這東西要建立在「自我認同」或「自我肯定」之上。但我們也很容易陷入一個迷思,好像「自我價值」只要「自我認同」或「自我肯定」就夠了,不用在意別人的想法,你們這些鼠輩們,怎麼能了解我貓的價值呢?(笑) 但是我們往往忽略了,自己是不靠譜的,常常會出錯的,人是有可能自我認識不清的,所以不是我說了算。因為你怎麼知道你對自己價值的掌握就一定比別人正確的呢?的確,自我價值不是盲從他人,但自我價值中也包含了他人的面向。怎麼說呢?大家剛剛都同意掌握自我價值需要深刻的自我認識。那麼請問是封閉的自我,都不參考專家觀點,都不和人討論辯證有沒有道理的人,比較能深刻的自我探索、自我認識,還是向他者開放的自我,比較能深刻的自我探索、自我認識進而能掌握真正的自我價值呢?


【思考關鍵】

自我價值具有他人面向這點其實不太好去論證,因為看起來違反我們的直覺。像學員就提出了一個具挑戰性的問題:「貓的自我價值,可由老鼠評斷嗎?」學員的言下之意顯然是認為自己最了解自己,因此自己的價值自己認定,不用裡別人怎麼評價自己。面對這個問題,思考的關鍵在於,抽絲剝繭,層層拆解,並試著提出反例。所以引導者扣著「自己最了解自己」這點,不斷提出反例。醫生可能比病患更了解他的身體狀況,心理醫生可能更了解患者的心理層面,教練可能比選手更了解選手自己的優缺點和狀態。我們都可能有自視不明的情形,無論是生理、心理、優缺點和狀態。因此,有可能專業人士比你自己更了解你的價值。


那為什麼別人會比我更了解我呢?這點正好就順勢引導,讓學員了解充分的自我認識才能有真正的自我價值。於是引導者問了幾個對自己的價值產生誤解的情形,像是自卑、自大、自我膨脹、自我陶醉等等。這邊很容易衍生出第二個問題,那就是學員蠻常會將自大、自我膨脹的情形認為是具備自我價值的。很有趣,這幾種情形都是對自己缺乏充分的認識,但學員一般都能清楚意識到自卑的情形是缺乏自我價值,而卻意識不到自大者其實是虛妄的自我價值,並不能算是真正的建立自我價值。這也是自我價值概念容易容易發生混淆之處。因此,引導者在此宜進行概念辨析,和自我膨脹的概念進行對比,以讓學員更了解自我價值的意涵。關鍵在哪呢?在於自我肯定。學員很容易從自卑者例子中意識到,自我價值需要當事者對自己價值的肯定與認同在對話中,於是很容易跳出自大者也是高度的自我肯定啊,所以他具備了自我價值這個想法。引導者要扣緊缺乏自知之明這點,自大者肯定的其實是虛假的自我,雖然他有自我肯定,但和自卑同樣缺乏深刻的自我認識。


那為什麼會缺乏深刻的自我認識呢?引導著最後在這邊就可以將他人面向帶出來了。是封閉的自我比較能有深刻的自我認識呢?還是向他人開放的自我比較能有深刻的自我認識呢?答案顯而易見。當然,這邊只是初步的帶出自我價值中也包含了他人的面向,還有很多問題有待進一步討論。不過能初步釐清一些自我價值概念上的混淆,已經達到本咖啡屋的首要目的了。

297 次查看0 則留言

相關文章

查看全部

同理心

友情

公平

Comments


bottom of page